-
庆典 | 时间的远望:声倾天下播音主持网梦想十八年
时间,是群山破风耸立,是长河亘古奔流。当我们和你再次说起,已是十八次的回响与激荡,梦想在云端上!来路回首,前程远望,有轻舟与热爱,浅吟低唱,莺飞草长。2006年至2024年,因为梦想的源起,以及梦想的来路与前程。声倾天下播音主持网梦想十八年:时间的远望!
넶155 2024-11-11 -
庆典 | 致,孤独的追梦人
属于每个人的梦想,都在我们的年少,或者当下,悄然也可能嚣张的存在。时间打磨生命,而梦想,永远年轻。在我的青春期,我与梦想不期而遇,并因此与我的生活纠葛多年。2006年的夏末秋初,这个梦想更加清晰,于是,就有了声倾天下。
넶103 2013-11-11 -
普通话水平测试:语流音变
学习普通话,仅仅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在读书或说话时,不是鼓励地严格按照每一个音节的声、韵、调来发音的,而是根据需要将许多音节快速的组合,连续发出很多音节,形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因素、音节与音节、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从而使有些音节的读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넶1284 2025-07-08 -
人物 | 周涛
周涛,1968年3月23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著名女主持人、导演、制片人、演员、中共党员、播音指导(正高)职称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现任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保利演出有限公司董事长。
넶1166 2025-07-27 -
朗诵稿:美丽中国 作者:欧震
美丽中国 作者:欧震当我以南方雨林一滴露水的晶莹感受你的清澈当我以茫茫北国一片雪花的温柔感受你的壮美当我以万里长城上一块砖的厚重感受你的历史当我以春天故事里一朵花的绽放感受你的风姿哦,中国
넶1078 2025-07-22 -
普通话水平测试:声调发音
声调是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升降。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辨义作用。例如题材和体裁、练习和联系等,这些词语意义的不同主要靠声调来区别。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始终,主要作用在韵腹上。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声调和音长、音强都有关系。但是,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
넶1058 2025-07-07
普通话水平测试:基本概念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言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含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更不是最早的北京地方话。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它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普通话和北方方言很相近,内部一致性较强,北方方言(类同官话方言)分为北方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东北官话等,中国各方言中它在中国内地分布地域最大,使用人口占我国总人口很大部分。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做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五四时期以来的现代部分白话书面著作,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由来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语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管共同语叫雅言。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现在的地理方位说就是山东人。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为了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在讲学的时候就用雅言,这样交际就没有什么障碍。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明清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仍旧有方言存在,有方言就要有共同语。明清时期管共同语叫官话。
到了19世纪末,我国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在我国也开始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等。名称不同,但内容基本是一样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
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民国时期国语实际是汉民族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釆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